C系列显微镜测微尺 部分使用资料
尺度总长为1mm,分为100等分,每一分度值为0.01mm;即10um.
刻度线外有一直径为Φ3mm,线粗为0.1mm的圆,以便调焦时寻找线条;
刻线上复有厚度为0.17mm的盖玻片,保护刻线久用而不损伤.
测微尺的功能:
主要用于显微镜的校正.
测微尺的使用:
测微尺分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两尺配合使用。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璃,中心刻有一尺,长5~10mm,分成50~100格。每个所代表的实际长度因不同物镜的放大率和不同镜筒长度而异。镜台测微尺是在一块载玻片的中央,用树胶封固一圆形的测微尺,长1~2mm,分成100或200格。每格实际长度为0.01mm(10μm)。当用目镜测微尺来测量细胞的大小时,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核实目镜测微尺每一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方法如下:
1.将一测目镜从镜筒中拔出,旋开目镜下面的部分,将目镜测微尺刻度向下装在目镜的焦平面上,重新把旋下的部分装回目镜,然后把目镜插回镜筒中。
2.将镜台测微尺刻度向上放在镜台上夹好,使测微尺分度位于视野中央。调焦至能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分度。
3.小心移动镜台测微尺和转动目镜测微尺,使两尺左边的一直线重合,然后由左向右找出两尺另一次重合的直线。
4.记录两条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计算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目镜尺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两重合线间镜台测微尺的格数/两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10um
5.取下镜台测微尺,换上需要测量的玻片标本,用目镜测微尺测量标本。
小常识:显微镜测微尺(Microscope Graticules)主要分为两种:目镜测微尺(目微尺,Eyepiece Graticules)和镜台测微尺(载台测微尺,台测微尺,Stage Graticules)。
镜台测微尺,它的外形和载玻片相似中央部分印有一条微细的标尺标尺全长1mm分10大格每一大格又分成10小格因此每小格的长度是0.01mm即10μ.标尺的外围有一黑色的小圆环以便在显微镜下寻找标尺的位置.标尺上面往往附有一个圆形的盖玻片以资保护.也有的标尺10大格中仅*大格分成10小格的.还有的标尺全长2mm分成20大格其中仅*大格分成10小格的.镜台测微尺是显微长度测量的标准它并不直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而是用来校正目镜测微尺和其它有关的测量工具的它的质量好坏对各种显微测量以及显微绘画放大倍率的计算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应选择刻度线条纤细均匀而清晰的长度准确性可靠的进行核对。
目镜测微尺,简称目微尺,它是放在目镜内的标尺,是一个圆形的小玻片,外型类似于圆形盖玻片,较盖玻片稍厚。目镜测微尺以免印有标尺,一般1cm分为100个小格,也有全长5mm分为50个小格的。使用时,拧开目镜的上透镜,把测微尺轻轻放在中部的环形光阑上,注意有刻度的面朝下(避免标尺数字读起来是反的)。目镜测微尺是直接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但是它的刻度所代表的长度依着显微镜的放大辈数而改变的。因此使用目镜测微尺前必须用台测微尺来进行校正,以确定目镜测微尺上的每一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校正的方法是将目微尺放入目镜内插入境筒必要时转动目镜上透镜至能清楚地看到标尺为止再将台微尺放在镜台上用低倍镜找到台微尺的刻度并适当调焦到能同时看清目微尺和台微尺的刻度.转动目镜使两种标尺相互平行.再移动台微尺使位于目微尺的稍下方并使两种标尺的一端刻线互相对齐并重叠然后观察并记录台微尺的另一端与目微尺另一端那一根刻度对其并重叠数一数两者对其后各自的个数并计算.
例如:假设在用6×目镜和10×物镜镜筒不伸长时目微尺和台微尺对齐后看到台微尺100小格=目微尺60小格又知台微尺100小格=1000μ测目微尺一小格所代表的长度(校正值)=1000÷60=16.7μ。使用40×物镜其余不变此时由于放大倍数的增加视野缩小只能看到台微尺的一部分.对齐后看到目微尺100小格=台微尺38小格即380μ此种情况下目微尺一小格所代表的长度(校正值)=380μ÷100=3.8μ.
进行校正时如果一根标尺的末端刻线与另一根标尺的刻线不对齐重叠可改变镜筒长度使之对齐重叠.如筒长不能改变则可在标尺末端刻线附近寻找另一对互相重叠的刻线如前记录并计算。
相关文章阅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