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显微镜厂

上海显微镜厂家
首页 > 技术资料 > 显微镜小百科 - 用显微镜多年,你调过柯勒照明吗?

显微镜小百科 - 用显微镜多年,你调过柯勒照明吗?

2018-03-19 | 来源:
在任何特定光学显微镜设置中,柯勒照明技术都是实现*成像的zui重要、zui基本的技术之一。正确调节柯勒照明后,可以确保均匀的反差和照明、较高的分辨率以及更多细节,从而大幅改善图像的质量。尽管这项技术属于设置显微镜的常规内容,但这项技术目前仍未在显微镜工作者中获得广泛实施。实际上,了解两个主要显微镜部件(视场光阑和聚光镜)后,完成正确设置就只是几分钟的事情了。

在任何特定光学显微镜设置中,柯勒照明技术都是实现*成像的zui重要、zui基本的技术之一。正确调节柯勒照明后,可以确保均匀的反差和照明、较高的分辨率以及更多细节,从而大幅改善图像的质量。

尽管这项技术属于设置显微镜的常规内容,但这项技术目前仍未在显微镜工作者中获得广泛实施。实际上,了解两个主要显微镜部件(视场光阑和聚光镜)后,完成正确设置就只是几分钟的事情了。

本文介绍了柯勒照明的主要原理,以及如何通过五个简单步骤来进行调整。 

 

August Koehler(1866-1948)

August Koehler于 1893 年发表了他发明的照明方法后,这项“柯勒照明”技术就以其名字予以命名了。柯勒的照明方法发表时,大多数显微镜都借助镜子和煤气灯作为照明光源。再加上显微照相术,研究人员一度使用需要长时间曝光的乳胶板,这通常会导致成像的不一致性。

 

重要原理

即使今天,柯勒的均匀照明技术仍然被广泛使用,并构成了共聚焦相差以及微分干涉相差 (DIC) 显微术等众多技术的基础。一旦您了解如何使用正确的柯勒照明来设置显微镜后,完成设置仅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却为成像效果带来极大改善:这样能够确保光源均匀照射样本,使图像更清晰,并提高染色区域之间以及切片组织区域之间的反差。

如果您要在 PPT 演示、海报展示中使用图像,或要将图像提交给某家杂志,那么,柯勒照明是必须的。这个简单的“五步走”技术将对您大有裨益。

在您实现柯勒照明过程中,除了显微镜物镜之外,还需要注意并调节另外两个部件。

视场光阑

“视场光阑”作为显微镜主体的一部分,通常位于底座(正置显微镜)之中,参见图 1。视场光阑仅用于控制zui终到达载物台上载玻片的光量。控制光源发出的光量,即可减少由光源引发的眩光,从而确保图像拥有更好的反差。

 

图 1:正置显微镜的主要部件。视场光阑用于控制来自光源的光强。聚光镜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聚焦在样本上。孔径光阑用于控制照明光锥。

聚光镜

聚光镜位于正置显微镜载物台的正下方。在倒置显微镜中,则位于载物台之上、光源和视场光阑的前面,如图 1 所示。尽管聚光镜配备调焦旋钮,与显微镜的细调焦/粗调焦相似,但这个部件主要用于聚焦光源/视场光阑发出的光线,并不会对样本进行聚焦。 

“聚光镜”用于收集光源的大部分光线,并将其作为成像光射线的光锥聚焦于显微镜载物台的载玻片之上。准确调整该聚光镜后,即可优化对样本的照明效果和进入物镜的光线。这样就确保了zui终图像的均匀光强和反差。由于每个显微镜的物镜都不同,这就意味着更改放大倍率时,应对聚光镜予以调节。

聚光镜中含两个主要部件,您可以在设置正确柯勒照明的过程中,对这两个部件进行调节。这两个部件为:调中螺丝和光阑。与视场光阑一样,聚光镜也有一个控制光量的光阑。该光阑用于控制对样本进行照明的光锥角度。整个显微镜系统的数值孔径不仅仅是由物镜决定的。当聚光镜光阑打开时,整个仪器的数值孔径会提高,使得分辨率和反差更佳且能够实现*照明效果。调中螺丝能够确保用于照明载玻片的光线直接射入视场角的中心,因而保证了样本周围的均匀光强。

柯勒照明的五个步骤

第 1 步:

开始成像之前,请务必检查透镜、目镜和物镜是否干净。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打开灯,并将其调至zui低设定值。 

第 2 步:

对样本进行聚焦。首先,关小位于正置显微镜底座或倒置显微镜聚光镜之上的视场光阑。俯身查看目镜时,您刚好能看到载玻片上的小光圈,参见图 2。

 

                                        图 2:关闭视场光阑。

第 3 步:

对聚光镜进行调焦。当您坐在显微镜前时,调节聚光镜的旋钮通常位于调焦旋钮的正前方。当您俯身查看目镜时,缓慢地上下移动聚光镜。此时,您将看到光圈的边缘处于聚焦和未聚焦状态,而且,光圈将从红色条纹变成蓝色条纹。尽可能将光圈的边缘调节至zui清晰状态,参见图 3。

 

 图 3:对聚光镜进行调焦。

第 4 步:

一旦光圈清晰后,请将目光从目镜上移开,并查看显微镜的聚光镜部件。此时,您将看到调中螺丝。握住螺丝时,再次俯身查看目镜。缓慢拧动螺丝时,您会看到光圈在视场中移动。您应该将光圈移动至样本视场中间位置,参见图 4。

 

   图 4:对聚光镜进行调中。

对聚光镜进行调中后,打开视场光阑直至光圈边缘正好消失,参见图 5。 

 

图 5:打开视场光阑。

第 5 步:

采用可变(或孔径)光阑完成zui终调整。在调中螺丝正下方(倒置显微镜则位于上方),您会发现与视场光阑相似的另外一个光阑。当您俯身查看目镜时,将其完全打开,然后逐渐关小该光阑,直至图像眩光消失。关闭光阑时,样本的反差将提高,而分辨率却会降低。

以上就是实现柯勒照明的五个步骤了。

总而言之,这五个步骤就是:关小视场光阑对边缘进行调焦调中光斑开大光阑减少眩光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

相关文章阅读

相关产品
  • 连续型 XTL-220体视显微镜
  • 体视电子显微镜电视型 XTL-100
    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仪器回答新闻资讯联系我们公司简介搜索词语行业词组售后服务免责声明资质证书商务合作访客建议
    地址:上海市浦东大道2440号5楼 电话:68610355 400-6263-599 传真:021-50353995 邮箱:sales@xianweijing.com
    Copyright 2004-2021 xianweij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50045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9251号 访问统计:200000 支持:仪器网yiqi.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