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显微镜厂

上海显微镜厂家
首页 > 技术资料 > 显微镜的具体分类有哪些(一)

显微镜的具体分类有哪些(一)

2019-11-22 | 来源:以上知识来自于网络
今天告诉大家现在显微镜常用的有哪些品种。

16世纪末期一名叫亚斯·詹森的荷兰人无意发现了两片大小不同的凸透镜移动到一定距离时,可以将微小体积的物品放大,随即研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显微镜。显微镜的出现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光学生物显微镜就是由其发展而来的。

显微镜.jpg




随后显微镜的研究以及创新工作变的越来越流行。近年来,随着纳米科学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材料学、电子学、生命科学等众多学科的进步与更新,一直演变至如今21世纪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多功能显微镜,广泛用于医疗,工业,科研教研等各大行业。


显微镜大致上主要分为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一、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0.1微米。


光学显微镜通常由光学部分、照明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光学部分最为关键,由目镜和物镜组成。


光学显微镜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明视野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倒置显微镜、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等等。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

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镜的凸透镜焦距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显微镜到人眼的物体都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反光镜用来反射,照亮被观察的物体。反光镜一般有两个反射面:一个是平面镜,在光线较强时使用;一个是凹面镜,在光线较弱时使用,可会聚光线。

分类:

1、暗视野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由于不将透明光射入直接观察系统,无物体时,视野暗黑,不可能观察到任何物体,当有物体时,以物体衍射回的光与散射光等在暗的背景中明亮可见。在暗视野观察物体,照明光大部分被折回,由于物体(标本)所在的位置结构,厚度不同,光的散射性,折光等都有很大的变化。


暗视野显微镜常用来观察未染色的透明样品,例如检查苍白螺旋体,这是一种病原体检查,对早期梅毒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样品因为具有和周围环境相似的折射率,不易在一般明视野之下看的清楚,于是利用暗视野提高样品本身与背景之间的对比。


这种显微镜能见到小至4~200nm的微粒子,只能看到物体的存在、运动和表面特征,不能辨清物体的细微结构。

2、荧光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线为光源, 用以照射被检物体, 使之发出荧光, 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的形状及其所在位置。


萤光显微镜需在标本的照明光中,选择出特定波长的激发光,以产生荧光,然后必须在激发光和荧光混合的光线中,单把荧光分离出来以供观察。因此,在选择特定波长中,滤光镜系统,成为极其重要的角色。


荧光显微镜用于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 细胞中有些物质,如叶绿素等,受紫外线照射后可发荧光;另有一些物质本身虽不能发荧光,但如果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抗体染色后,经紫外线照射亦可发荧光,荧光显微镜就是对这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工具之一。

3、相差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是荷兰科学家Zernike于1935年发明的,用于观察未染色标本的显微镜。一般由于被检物体(如不染色的细胞)所能产生的相差太小,肉眼很难分辨,只有在变相差为振幅差(明暗差)之后才能被区分。而相差显微镜通过改变这种相位差,并利用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把相差变为振幅差来观察活细胞和未染色的标本。

相差是指同一光线经过折射率不同的介质其相位发生变化并产生的差异。相位指在某一时间上,光的波动所达到的位置。

相差显微镜和普通显微镜的区别是:用环状光阑代替可变光阑, 用带相板的物镜代替普通物镜,并带有一个合轴用的望远镜。

4、共聚焦显微镜

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逐点照明和空间针孔调制来去除样品非焦点平面的散射光的光学成像显微镜,相比于传统成像方法可以提高光学分辨率和视觉对比度。


共聚焦是从一个点光源发射的探测光通过透镜聚焦到被观测物体上,如果物体恰在焦点上,那么反射光通过原透镜应当汇聚回到光源。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或LSCM)]在反射光的光路上加上了一块半反半透镜(dichroic mirror),将已经通过透镜的反射光折向其它方向,在其焦点上有一个带有针孔(Pinhole),小孔就位于焦点处,挡板后面是一个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其意义是:通过移动透镜系统可以对一个半透明的物体进行三维扫描。

                                                                                                

5、偏光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Polarizing microscope)是用于研究所谓透明与不透明各向异性材料的一种显微镜,在地质学等理工科专业中有重要应用。凡具有双折射的物质,在偏光显微镜下就能分辨的清楚,当然这些物质也可用染色法来进行观察,但有些则不可用,而必须利用偏光显微镜。

反射偏光显微镜是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射性物质进行研究鉴定的必备仪器, 可供广大用户做单偏光观察,正交偏光观察,锥光观察。

偏光显微镜是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射性物质进行研究鉴定的必备仪器,可做单偏光观察,正交偏光观察,锥光观察。将普通光改变为偏振光进行镜检的方法,以鉴别某一物质是单折射(各向同行)或双折射性(各向异性)。

双折射性是晶体的基本特征。因此,偏光显微镜被广泛地应用在矿物、化学等领域。在人体及动物学方面,常利用偏光显微术来鉴别骨骼、牙齿、胆固醇、神经纤维、肿瘤细胞、横纹肌和毛发等。今天介绍一下有关偏光显微镜的应用领域。、


6、倒置显微镜


倒置显微镜(inverted microscope)组成和普通显微镜一样,只不过物镜与照明系统颠倒,前者在载物台之下,后者在载物台之上,用于观察培养的活细胞,具有相差物镜。

该显微镜观察时物体位于物镜前方,离开物镜的距离大于物镜的焦距,但小于两倍物镜焦距。所以,它经物镜以后,必然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A'B'。A'B'靠近F2的位置上。再经目镜放大为虚像A''B''后供眼睛观察。目镜的作用与放大镜一样。所不同的只是眼睛通过目镜所看到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物体被物镜所成的已经放大了一次的像。

倒置金相显微镜主要用于鉴定和分析金属内部结构组织,它是金属学研究金相的重要仪器,是工业部门鉴定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该仪器配用摄像装置,可摄取金相图谱,并对图谱进行测量分析,对图像进行编辑、输出、存储、管理等功能。




责任编辑:上海显微镜厂    本文来源:以上知识来自于网络
行业词组售后服务免责声明资质证书商务合作访客建议
地址:上海市浦东大道2440号5楼 电话:68610355 400-6263-599 传真:021-50353995 邮箱:sales@xianweijing.com
Copyright 2004-2021 xianweij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50045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9251号 访问统计:200000 支持:仪器网yiqi.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