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显微镜下碳酸盐岩结构组分和孔隙结构、构造的观察与描述
偏光显微镜下碳酸盐岩结构组分和孔隙结构、构造的观察与描述
一、目的要求
掌握生物结构、粒屑结构、泥晶结构和残余结构的镜下特点;观察颗粒、泥晶、亮晶、晶粒、生物格架结构组分的特征和识别标志;掌握嫡状灰岩的岩石特征,了解鳞粒的形成环境、沉积环境及成岩后生变化环境;学会观察和描述岩石的孔隙,分析孔隙的成因及其油气储集性能;了解泥晶在镜下的鉴定特征;了解生物骨销的鉴别标志。本实训需安排2学时。
二、实训内容
使用下列薄片:(1)缅状灰岩;(2)砾屑灰岩;(3)渗滤粉砂状灰岩;(4)生物碎屑灰岩;(5)残颂粒灰质白云岩;(6)白云质灰岩;(7)泥晶灰岩。
通过观察,熟悉染色薄片中白云石和方解石的染色差异;在偏光显微镜下详细观察残余额状结构,区分白云石和方解石,以及白云石的结晶程度和分布特征。
三、内容提示
砾屑灰岩:粒度较粗,因而观察砾屑灰岩薄片与观察砾岩落片一样,也只是为了了解砾屑的泥晶构成,注意其光性。单个泥晶细小,在显微镜下难以分辨,只能观察某个范围内的扼晶集合体。该集合体整体呈浅灰色(氧化后可泛红,富含有机质时可为深灰或灰黑),没有闪突起,正交偏光显微镜下白干涉色与单偏光显微镜下的颜色很接近,旋转物台也不泊光。这是典型的泥晶碳酸盐集合偏光现象,是鉴别典型泥晶碳酸盐的极好标志。泥晶很容易重结晶,重结晶粒度在30μm(或20μm)以下时仍可称其为泥品,但当在偏光显微镜下可以分辨单个晶体时,集合偏光现象将不再典型。粒间填隙物为泥晶基质,但多己白云石化,仅有少量残留。白云石晶体无色透明,切面呈菱形或近菱形,在没有染色的薄片中这是白云石的一个较好鉴别标志。注意白云石只出现在粒问,这说明白云石是在砾屑和泥晶基质沉积以后才形成的,主要是扼晶基质白云石化的产物。
偏光显微镜下碳酸盐岩结构组分和孔隙结构、构造的观察与描述
鲕状灰岩:先浏览整块薄片,观察除结粒外是否还有其他颗粒(生物碎屑),估计颗粒的总含量和组成;观察荫粒大小、领粒粒度和成分以及包壳特征(相对鲕粒的厚度、同心纹的疏密)及变化等,确定鲕粒类型,阳lJ要注意真鲕和表鲕的相对丰皮。仔细观察亮晶胶结物的特征:干净透明,*世代的纤状方解石垂直鲕粒表面生长(彬壳状结构),可填满狭窄的粒问空隙;第二世代较粗的粒状方解石只出现在较大粒间孔的中央部位,两世代问界线明显。渗滤粉砂鲕状灰岩:除按一般颂粒灰岩硼砂L,还须观察渗滤粉砂。渗滤粉砂是上层沉积
物中的某些易溶成分被淡水溶解后,其中的难溶部分或未溶解完的残余被渗透水带到下层粒
间孔内聚集而成,构成成分变化较大,大多为粉砂大小的泥晶团或生物碎屑(可以重结晶),以及石英粉砂、丝状或点状有机质或粘土等,整体仍以方解石为主,有时还可见顺渗流方向发育的纹理。渗滤粉砂与嫡粒(或其他自生颗粒)大都不直接接触,而是被少量亮晶胶结物分隔,这是鉴别渗滤粉砂与泥晶基质的重要标志。其他需要注意的观察要点包括:是否有重力型(或悬挂型)胶结的特点;渗滤粉砂内是否还发育有溶孔,溶孔又被什么充填;是否可以推测有的历粒已被完全溶解(可从整体和局部支撑关系或纪粒分布密度的突变关系考虑)。
偏光显微镜下碳酸盐岩结构组分和孔隙结构、构造的观察与描述
生物碎屑:一般只鉴定砂级以上的碎屑,不鉴定粉砂级碎屑,但估计含量时应将它们估计在内。鉴定通常到门、纲一级就可以了,不必到属、种。鉴定的依据有二,一是生物固有生长形态,包括是单体还是群体,单体大小,壳的厚薄,壳的构造分层、房室、体腔、隔壁、壳饰等,当生物碎屑为自形—半自形时,这些固有生长形态是鉴定局、种的依据;二是骨路或外壳的显微结构,包括它的矿物成分,矿物晶体的形态、大小、排列以及结构分层等。当生物碎屑很破碎、生物的固有生长形态已不复存在时,这些显微结构特征就是鉴定生物所属、纲的依据。常见钙质生物碎屑的鉴定特征如下。
(1)有孔虫:多为多房室的壳体,个体较小,多在粉砂级范围。房室的排列方式可为平旋、螺旋、包旋或绕旋,形态不一,切面形态变化较大。壳体可为单层式的隐粒、微粒或玻纤结构,也可是外层为隐粒或微粒、内层为玻纤或层纤的双层式结构。由于房室状壳体,机械强度一般较高,常常呈自形或半自形。观察时注意不要把房室内的亮晶充填物误认为是壳体。
(2)介形虫:双瓣壳,壳长从不足1毫米到几毫米,但大多在砂级以内。壳比较薄,单瓣切面常呈纫月牙形,具有层纤或玻纤结构。由于壳体轻小,故多自形,双瓣饺合在一起的全自形也很常见。
(3)三叶虫:偏光显微镜下多呈散落、破碎状碎片,片体一般较薄。半自形砂砾级切面常为长短不一的飘带状、弯钩状、蛇曲状等,内部有时有褐色裂纹。有些属种发育有刺。散落的刺为圆管状(纵切)或回环状(横切)。所有壳体均为典型的玻纤结构。
(4)肮足类:双瓣壳,一般个体较大,较厚,也有小于1M者。可发育壳皱、疹孔(或假疹孔)或壳刺。常为单层平行片状结构,片较厚,在垂直壳面(垂直方解石片)的切面中表现为较粗的发丝状,发丝乎直或弯曲,整体延伸方向与壳面平行或稍斜交。腕足刺也呈长管状或圆环状,也为平行片状结构。有的腕足类具有外层为片状结构内层为内柱状结构的双层式结构。
(5)软体动物:常见瓣鳃类(双壳)、腹足类(螺)和头足类。个体一般较粗大(双壳、腹足也有小于1一者),均为多晶结构(或称晶粒结构)o辩鳃类为双瓣铰合壳,壳厚向着铰合部位逐渐增大;可发育壳刺。腹足类多为螺旋式,也有平旋式,壳内无隔壁,碎片的弯曲度双壳更大一些,厚度很均匀。头足类为宜管、弯管或旋转式壳体。相对个体大小而言,壳体比较薄,
如果不能确切鉴别,也可统称为软体动物。
(6)棘皮动物:常见的是海百合茎、海胆骨片和海胆刺等。海百合茎多呈分散的茎环出现(类似中国象棋棋子).中央部位有茎孔,大小相差很大,大者以厘米计,小者不到1毫米。切面形态取决于白形程度和切面方向,自形时可呈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等。切面内部有时有大量杂乱或规则排列的圆点状凹痕,其内有泥晶方解石附着,这是原软体部分店烂后留下的痕迹。海胆骨片形态不规则,自形横切面可呈直边多边形。海胆刺形态多样,常见复杂对称图案的圆形横断面。海百合茎和海胆刺都为连生单晶结构,由一个方解石晶体构成,正交偏光显微镜下一致消光。海胆骨片力网格单晶结构,由两个呈网格状交生的方解石晶体构成,正交偏光显微镜下两个方解石交替消光。
偏光显微镜下碳酸盐岩结构组分和孔隙结构、构造的观察与描述
描述时,不同生物碎屑的相对丰度可以不用百分比量化,而用见等等形容词或副词修饰。
四、复习思考题
(1)比较亮品、灰泥、灰泥重结晶的区别及其识别标志。
(2)鉴定生物碎屑灰岩时为什么要鉴定所含生物的种类?
(3)生物碎屑的自形程度和分选性在沉积环境分析中有何意?
相关文章阅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