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显微镜厂

上海显微镜厂家
首页 > 技术资料 > 相衬显微镜的结构

相衬显微镜的结构

2011-12-07 | 来源:
相衬显微镜的结构若被检物与其周同介质具有相同的吸收系数和颜色,只在折射率亡有微小差别,则用一般显微镜观测这些物体非常困难。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常将被检物染色,然后再用显微镜观测。但是这种方法对有机体的生命力有害,签至使有生命的被检物死亡。相衬显微术对上述矛盾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它是由荷兰物理学家泽尼克(zernike)首先提出的。除

相衬显微镜的结构

若被检物与其周同介质具有相同的吸收系数和颜色,只在折射率亡有微小差别,则用一般显微镜观测这些物体非常困难。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常将被检物染色,然后再用显微镜观测。但是这种方法对有机体的生命力有害,签至使有生命的被检物死亡。相衬显微术对上述矛盾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它是由荷兰物理学家泽尼克(zernike)首先提出的。

除聚光器与物镜外,相衬显微镜的其他结构类同于一般生物显微镜。

相衬显微镜的聚光器与普通聚光镜不同之处是在其上附有1个可以旋转的圆盘,转盘上有面积不等的若干光阑。转动回盘呵以在聚光器焦平面上更换光阑。各光阑用不同的符号标志,以便与相应物镜配合使用。若光阑所对应的符号为“0”时,聚光器下即为明视场用的通光孔。

相衬物镜的结构,在它的像方焦平面上安置有相板。通常一台显微镜的相衬物镜有3—4个,它们与相衬聚光器中的环形光阑相对应。

使用前,必须正确调整环形光阑像与相应相板重合,才能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调整工作借助于1个辅助目镜进行,该目镜实为1个5倍的显微系统。调整时,先不考虑相衬问题,将被测物体调焦到zui清晰的位置。然后取下目镜,换上辅助目镜,此时光路如图3—30所示。L1为聚光器,L2为物镜.L3和L4组成辅助目镜。A为环形光阑,它经聚光器及物镜后,成像在物镜的像方焦平面上。此时,该像在轴向与相板A1相重合,但横向则不一定重合,由辅助目镜的现场4’可看到A’和A,之橡,如图3—3l所示。

旋转聚光器上的螺杆,变更光阑位置,使光阑像与相板准确重合,取下辅助目镜换上相应的观察目镜即可。

备注:禁止复制技术文章。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

相关文章阅读

  •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选购指南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 原子力显微镜的原理,原子力显微镜与扫描力显微术 开放式多功能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 原子力显微镜各种成像模式的原理

    类型:选购指南 2022-01-10 1864

  • 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镜的凸透镜焦距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显微镜到人眼的物体都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反光镜用来反射

    类型:结构原理 2020-09-07 848

  • 使用显微镜应注意事项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使用显微镜应注意事项:1持镜时必须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的姿势,不可单手提取,以免零件脱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2轻拿轻放,不可把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应放在距边缘10cm处,以免碰翻落地。3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光学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机械部分用布擦拭。<

    类型:操作使用 2020-09-07 909

  • 显微镜上聚光镜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它的原因
    使用显微镜的人都会知道聚光镜,那么它是如何在显微镜中工作的呢?首先要说的是聚光镜与物镜的是如何配合的?这里所谓的配合,就是使聚光器和物镜这两者的数值孔径取得一致,以更好的进行较为精细的观察。假如聚光器的数值孔径低于物镜,那物镜的部分数值孔径就浪费了,从而达不到它的zui高分辨力。假如把聚光器的数值孔径大于物镜的数值孔径,则一方面不能提高物镜的规定分辨力,另一方面反会由于照明光束过宽,使物象的清晰度下降。聚光器与物镜配合的操作方法是:在完成照明、调焦操作后,取下目镜直

    类型:操作使用 2020-09-07 947

相关产品
  • 相差显微镜 CPH-200E
  • 相差显微镜电脑型 CPH-500E
    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仪器回答新闻资讯联系我们公司简介搜索词语行业词组售后服务免责声明资质证书商务合作访客建议
    地址:上海市浦东大道2440号5楼 电话:68610355 400-6263-599 传真:021-50353995 邮箱:sales@xianweijing.com
    Copyright 2004-2021 xianweij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50045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9251号 访问统计:200000 支持:仪器网yiqi.com 管理入口